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分类处理“小本钱”产出大效益
记者在旺苍县普济镇大营村四组看见,长两米、宽1米、高0.8米的二格封闭式可回收垃圾池、不可回收垃圾池,被封顶加盖,上面还覆土种草。正前来丢垃圾的村民邓绍杰,已先把自家生活垃圾分好类,装了好几个袋子,逐个把袋子对号入池。他说:“除了这个池子,村上还有三格封闭式生态处理池、不可回收垃圾中转屋和再生资源回收点。我们现在足不出村就可处理生活垃圾,方便多了,而且臭味也闻不到了!”
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普济镇摸索出“户集→组分→村运→镇处理”的一种农村垃圾处理新模式。即:农户将生活垃圾就近投放入户集池各组保洁员定期将户集池中的垃圾运至生态垃圾池进行分类处理,保洁员将废纸、废金属、废塑料等可回收垃圾进行收集,送至村再生资源回收点进行变卖;将树叶、泥土、尘灰等可降解垃圾,采用生物堆肥的方式在生态堆沤池中进行储存、发酵,转化成有机肥料,还园还田;将建筑废渣、废旧织物等不可回收、不可降解的垃圾集中于不可回收垃圾中转屋村转运车辆将各组不可回收垃圾进行收集并转运至镇垃圾处理场镇垃圾处理场对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填埋处理。
与传统的农村垃圾处理方式相比,“新模式”更符合农村实际,不仅使农村垃圾处理可以低成本运作,还能让村民得实惠。普济镇党委书记叶枝繁给记者算了两笔账:从经济效益看,以大营村为例,在没有实行垃圾生态处理前,全村每年共有890吨垃圾产生,仅转运费一项就近5万元。而实行垃圾生态处理后,基本实现了5%的垃圾回收利用,55%的垃圾作为生态堆肥利用,仅40%的垃圾需转运处理,一年将节省转运费3万元。从生态效益看,新的处理模式,让垃圾变出大量的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农民的购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