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刚过后,本来是一年出门打工的高峰期,但我国东南沿海的劳动力缺口再次出现,“用工荒”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的“用工荒”比以往来得早、来得猛,甚至蔓延到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安徽、河南等地,甚至有向全国蔓延之势,北京作为一个用工量比较大的城市部分工厂也开始出现用工缺口。
“现在工人太难招了。”
“前几天,一个客户下了一个大订单,要做240万个,现在的工人只到了1/3。照这样下去,到4月份交货时,能生产120万个就不错了。”2月16日,宁波市鄞州区一家塑管厂老板骆总说。
“现在工人太难招了。”她向记者诉苦,“不是没加工资,从1月份起每月加200元,但还是有人不乐意。”
在她的工厂里,有的技术工人拿的是固定月薪,每年年底根据工厂效益,一次性发放几千元的大红包。但是到今年初,由于其他工人普遍加薪,“去年底拿了年终奖的人不干了,今天来找我闹情绪,说要辞职,说话口气很冲的。”
“薪水这么加下去,就没利润了。当老板干一年,还不如打工一年。”骆总决定放弃自己苦心经营了十来年的企业,“这个厂子资产都有100多万元,现在谁要出到100万元,我马上把厂子转给他。”
她正在跟几个下家谈转让。实际上,如果让她把这个订单做完的话,她可以把底线降到80万元。
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信誉,很可能因为“用工荒”而大打折扣。
“打工不一定外出,就近就业好处多!”
钟爱军,40多岁,之前在上海打工,从事铸塑工技术。2月24日,他来到家乡当地的招聘会现场求职。他介绍,去年8月,他近70岁的父亲因突然患重病住院,把他急死了,他和老婆便坐飞机从上海赶到重庆看望父亲,而住院又需要人看护,又不得不留下来。就在这时,厂里又打来电话说,生产订单增多,催赶快回去上班。他安排好父亲的住院治疗后,又急忙忙地回到了上海。可是,人在厂里,却心不在厂里,老是想着父亲的病情。要是就近就业,多好呢?
钟爱军决定今年不再外出打工,就近就业,可以照顾家庭。在当日的招聘会上,他看到每家用人单位提供的密密麻麻的岗位,笑哈哈地说:“岗位送到家门口,就近就业好处多。”不到半个小时,他就与一家机械制造企业达成用工意向。
今年43岁的邹善荣说,现在重庆的工资与沿海也差不了多少,就近就业好一些,如果在外打工,一个心分成两个用,一个心在打工,一个心又要牵挂家里头的事,很累。记者发现,大部分求职者今年都选择“就近就业”。
“帮介绍一个员工奖励200元。”
在安徽涡北从事建筑生意的尹先生介绍说,从几年前的零起步,涡北大型工业园区目前已经相继落户了数十家企业。
春节过后这些企业都到了招工的高峰期。在恒兴塑材社会福利包装有限公司,记者以技校老师的身份前去采访,该公司负责人梁爱民一听到有技校的老师来,立即走出大门笑迎记者进去。
“我们每年大概需要70-80名工人,”梁爱民说,“现在才招到40人左右,还有40人的缺口。现在招工真的太难了,我们厂的待遇也不低,保底工资在1000-3000元之间,上不封顶,而且还有其他厂都有的社会福利并额外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
在记者临走时,梁爱民小声地央求道:“只要介绍过来一个学生,就给你150元的提成。”
过了不久,梁爱民又打电话给记者称,介绍过来一个学生给200元。
“用工荒”成了2011年的关键词
在中西部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增加,东南沿海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劳动者和企业都被推到了一个再次选择的十字路口。劳动力缺口的背后已经不再仅仅是企业能否招到工人的问题,产业布局、薪资水平、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开始在“用工荒”的大背景下逐渐显现。
企业老总们紧皱眉头,找各种机会,来往于全国各地参加招聘会,花大力气,只为招工。可头痛仍在延续,他们在想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留住人?
用工荒对中小企业是很大挑战,企业必须要转型,进行产业升级换代,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善工作环境,让员工稳定下来。
对于用工荒的现实意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作了这样的评价:用工荒是个好现象,说明国家平衡发展的战略正在发挥作用。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曾经以“廉价劳动力”取胜的企业将失去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受益者是农民工。用工荒长期存在倒逼东部企业转型升级,这将有力促进我国产业优化升级。